1999年,继我局发现了刘家峡恐龙足印群以后,2003年,以此为线索,我局科研人员在古兰州盆地距刘家峡恐龙足印群数十公里处发掘出了目前世界上更大牙齿的植食性恐龙——兰州龙。以后的两年多时间,我局科研人员在兰州附近地区的中生代盆地又发现了刘家峡黄河巨龙(左图 )。
2004年8月以来,我局第三勘查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开展了挖掘、整理、修复、装架、复原及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说明,刘家峡黄河巨龙以其臀部宽大和前肢较长为特征,是国内已知最“胖”的恐龙。黄河巨龙长约20米,荐椎(臀部骨骼的中间部分)不足半米高但却宽达1.1米。123厘米长的肩胛骨最宽处可达到83厘米。国内以前发现的更大的恐龙马门溪龙可长达30余米,但身材细长,推测其体重不及新发现的“黄河巨龙”。
刘家峡黄河巨龙属原始的巨龙型蜥脚类恐龙,其时代为白垩纪早期。巨龙型蜥脚类是最成功的一类蜥脚类,它取代了繁盛一时的侏罗纪的各类蜥脚类,如马门溪龙类和梁龙类等,而主导了白垩纪。因此,这一新发现对研究巨龙型类蜥脚类的起源和早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刘家峡黄河巨龙以其化石产地——古兰州盆地所在的黄河流域为属名,刘家峡距化石产地不远,以此地名作为种名。
刘家峡黄河巨龙的发现及研究成果,是建国以来甘肃地质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科普观赏价值,对于宣传和扩大甘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强地学研究与地质遗迹保护,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上一篇:独石头石刻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完工
下一篇:玉门关遗址